close

台南不僅是文化之都,更是美食之都,

小席子還未離開台南時,只要有外地朋友來,

帶去吃個三天三夜也吃不完,

而離開後,懷念家鄉的食物,每次回家簡直就成了個稱職的觀光客

 

我要買這個、我還要買那個,啊啊,更不能忘了它啊~~

該扛什麼回台北,小席子心裡可是清楚得很,

可是當突然被問到台南有什麼值得推薦時,

一堆東西擠在腦海,反倒說不出個所以然

 

該怎麼介紹呢?

要介紹有名氣的?還是介紹老字號的?

或是該介紹小席子自己愛吃的默默無名家常小攤?

 

要怎麼分類呢?

依地區?依種類?依等級?

 

哇,越想越雜亂,更不知道要從何說起,

直到有人給了個方向,別說是激起靈感了,簡直就是打開了話匣子,

想介紹的好多好多,全都排隊一個個站好等著出場,

於是小席子就應觀眾要求,先由這幾個區域開始下手嘍!

 

會說是「不負責」,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有些地方可能沒辦法提供詳細地址,

就像是你大學時代常去吃的某間麵攤,只知道怎麼走,幾巷幾號誰會去記啊~~

 

一是有些地方現居在外的小席子也很久沒去了,

是否還在、口味是否如昔,連我這個推薦者都很沒有把握

 

而,對某些細節很龜毛的小席子還是會盡量查資料,

但若遇到鮮為人知的席家私藏美食,就只能憑小席子的印象啦,

基本上,這系列之後也會偏向「想到什麼寫什麼」的隨性,

有些只會用文字帶過,有些等小席子回台南解饞,有拍照的話再來和大家分享~~

 

開頭第一篇,先來說說第一個被指名的東區

 

台南市東區,現在很繁榮,但嚴格說來算是較晚發展的區域,

不過所謂的「晚」,其實也已經有十幾二十年的歷史了,

只是相較於中西區、北區等,這裡還是少了一些些在地的味道

 

讓小席子想介紹的有兩間店,雖然歸類為東區美食,

但正確而言,其實一間是靠近東區的永康市美食,

而另一間呢,又是偽永康市的東區美食,

但不管如何,都是生意極好的地方小吃,

小席子以前在那一帶上班,想到時就會買來當下午茶或是下班時順路買回家,

自從小席子搬到台北後,就很少有機會再特地跑去那兒,

如今只能靠回憶裡的味道來形容它們了

 

第一間,無名的蔥油餅+芝麻球+肉包,

他們的蔥油餅是半煎炸的蔥肉餅,

下午才有營業,而不管何時去,總是會有長長的人龍,

排上個十幾二十分是常有的事

 

等候時沒事做,都會看著婆婆富有節奏地包著餅,

捏取適量麵團、用手拉開、挖進蔥肉餡、收口捏掉多餘的麵團、用桿麵棍桿平、

丟進油鍋、將掐掉的麵團加入大麵團中、捏取適量麵團……就這麼周而復始,

在婆婆帶有殘缺卻仍靈巧非凡的雙手翻騰中,

讓人殷殷企盼的蔥肉餅一個個地出現在大家眼前,

也成了回憶中令人懷念而又難以磨滅的深刻畫面

 

蔥肉餅和芝麻球要乖乖排隊,(不遵守規矩的會被婆婆斥喝哦 ^^

而肉包可是得各憑本事及運氣才吃得到了,

它不定時出爐,時間一到,原本忙得不可開交的婆婆會突然停下包蔥肉餅的手,

進到屋內端出蒸好的肉包,倒進攤子旁保溫的蒸籠裡,

這時候就要比誰的手腳快,顧不得燙,也等不了夾子了,

直接將塑膠袋反套手上就當成了手套,開始搶包子大戰,

不一會兒,方才那如山的白胖胖肉包已一顆都不剩了

 

芝麻球Q軟香甜,個頭都快有我緊握的拳頭大,

熱門的程度一點也不輸招牌的蔥肉餅和肉包,

而每一樣都是用銅板就可以帶回家的便宜價格,

也難怪即使地處荒涼(不遠處就是整片好兄弟的家),

人潮仍絡繹不絕,強盛的生氣足以將所有陰暗都驅散

 

它位於永康市忠孝路上的永仁國中附近,

最不會迷路的尋找方式,就是從小東路轉進忠孝路,

(若從台南市的方向過去,就是在永康榮民醫院的路口左轉

 而大灣的方向過來的,就是在永康榮民醫院的路口右轉)

延著忠孝路直走,通過了右手邊的永仁國中後,

在不遠處的左手邊,就可以發現三角窗的它了

(捷徑的方式小席子就不提供了,若不是熟悉小路的當地居民,

 一個沒弄好,很可能就會繞到好兄弟的社區去了 XDDD

 

詳細的營業時間及售價,因小席子的資料庫已年代久遠,

正確度不高,只能說平常上班日四點多去都有開,

至於價格嘛,小席子相信就算漲價應該也仍屬於物美價廉的範圍內,

若有知道這間店的人,希望可以留言分享正確資訊,

同時也讓小席子知道它依然在那兒,而不是只存在回憶裡

 

另一間店,鬍鬚臭豆腐,它們的招牌是麻辣清蒸臭豆腐,

 那特別的口味可是只有在那間店才吃得到

 

清蒸臭豆腐又有啥特別啦?應該已經有人心裡這麼嗤哼著,

沒錯,清蒸臭豆腐是不特別,但裡頭加了鱈魚的清蒸臭豆腐可就沒見過了吧!

最棒的是摻進了店家特調的麻辣醬,滋味濃厚又鮮甜,

讓人即使辣到滿頭大汗仍只想大呼過癮

 

他們也有賣炸臭豆腐,並不是台南一般常見的丁狀臭豆腐,

而是較偏台北的做法,將整塊臭豆腐直接炸酥後,挖洞填進醬料

 

不曉得這是不是南北差異,小席子在台北見過的臭豆腐大部份都是整塊的,

(題外話,台中的一心臭豆腐也是屬於整塊的這一派)

而台南的臭豆腐通常都會先整塊炸過,等到客人點菜時,再一切為四、回鍋炸酥

 

由於記憶已太久遠了,小席子已分不清是因為看到這種新奇吃法感到驚豔,

還是它真的克服了整塊較不容易入味的問題,

如今,只吃得到北式做法臭豆腐的小席子,偏好的是台南再一切四的做法

 

並不是小席子在捍衛家鄉味,而是有比較才有差異,

丁狀更容易吸飽醬汁,小席子最愛用筷子將它在湯汁裡又按又壓,

然後才心滿意足地連帶挾起一堆泡菜送進口中,

因為炸酥的面積多,所以吸飽醬汁也不會軟爛,

一咬下去,臭豆腐會在嘴裡「噗啾」一聲地爆漿,

酥脆的口感再配上酸甜的泡菜……

嗚,我想念台南的臭豆腐~~(哭著跑走)

 

不行,還沒介紹完(再哭著跑回來)

 

依然是年代久遠的資料庫,在小席子的所知裡,

它是位於台南國賓影城斜對角的天橋下,

(那時候只有一心保齡球館啦,哪來的國賓影城啊,欺負離鄉遊子,哼……)

 

但、是,

 

當小席子在寫這篇文章時再次上網確認到的資料,

得知這間鬍鬚臭豆腐搬家了,原址有人接手開了間臭豆腐,

但真正的鬍鬚臭豆腐其實已經搬到台南市中華東路一段243號

(接近後甲圓環)

 

而令人感覺落寞的,是看到有人說它的味道已不如往年……

小席子短時間內是沒辦法再去確認它的口味了,

這項任務就交給對它有興趣的人嘍,

去看看這加了鱈魚一起蒸的臭豆腐是否真那麼特別,

是否也值得加入你們對台南印象中的美食行列之一 ^^

 

光兩間店就可以扯這麼久,看來小席子「吃倒府城」的這個終極目標,

似乎……很遙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ylviacat 的頭像
    sylviacat

    Sylvia's 思維雅舍

    sylvia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