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在N年前,上一篇所提的店家幾乎全是不存在的
在一些路尚未拓寬或整修前,台南市的某些區域簡直遠得像是另一個縣市,
例如安平,例如安南區,例如文化中心再過去的東區
而小席子對安平最初也最深的印象,源起於小席子國小五年級,
那時在席媽的帶領下,騎著鐵馬完成了血汗交織的一場長征--
重點是,席媽騎機車,小席子和席哥在後面各踩一輛腳踏車狂追
(瞧,我們有多麼走在時代尖端啊,近年流行的單車之旅,
我們可是早在N百年前就開始嚐試了呢! ^^)
對台南市有地理概念的人應該可以大約推算,
從中山公園(當年小席子家住北區)到安平古堡,
就連騎機車也不能算近的距離,當初我們居然可以騎去再騎回來?
現在回想,對那時小小年紀的體力和毅力,真的覺得很不可思議
緬懷完畢,該來繼續咱們的安平之旅了
在一踏進安平就吃撐了肚子,得來走走逛逛消耗一下,
不過,要講解怎麼走真是難倒小席子了,
因為除了連路痴也找得到的明顯標的物──安平古堡外,
其他的景點大部份都隱藏在錯綜複雜的巷子裡,
有的甚至是沒特地留意就可能當成尋常路景而錯過的古蹟,
唯一的方式,就是請大家參考地圖啦──
http://anping.tncg.gov.tw/travel/tra_map.jsp
地圖在手,失去方向時就找人問一下,
(別怕別怕,咱們熱情的台南鄉親一定會親切幫忙的 ^^)
相信再怎麼巷子裡的景點也不怕找不到
台南的古蹟入場費都不是很貴,(少則免費,多則50元)
若持府城觀光護照則可憑護照裡的招待券免費入園
據聞府城觀光護照是較便宜的住宿+遊玩的組合方式,
(內有各類飯店、景點、交通、美食等優惠,一本999元)
但身為在地人的小席子完全沒用過,也有聽過友人住到差勁旅館的悲慘遭遇,
仍提供給大家參考,適不適合請各位自己研究及上網搜尋評價嘍!
http://www.tnta.tw/?p=pass,list&BCB=0&tag=10
若是已在前一篇所說的外圍吃過一輪,接下來的建議路線是──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德記洋行(含安平樹屋及蠟像館)→東興洋行
→安北路433號同記吃豆花→安平小炮台→天后宮+海山館+安平古堡
→老街吃吃喝喝→運河博物館
若是還沒吃飽的人,就先到老街吃吃喝喝→天后宮+海山館+安平古堡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德記洋行(含安平樹屋及蠟像館)→東興洋行
→安北路433號同記吃豆花→安平小炮台→運河博物館
林默娘公園和億載金城因為已偏離安平主要的區域,如果要過去,
伴手禮最好先買好再離開,不然還要繞一圈回來,非常不順路
有些景點是在小席子離開台南後才開發的(像運河博物館及林默娘公園),
連小席子自己都沒去過,所以也沒辦法推薦裡頭有什麼,
而其他的,因為小席子不是專業人士,
以下純屬個人偏好,不包含歷史價值,僅供參考嘍!
海山館,小席子對它有一份特殊的感覺,也很愛它裡頭展覽的古老小玩意,
小席子最近一次踏足已是三年前,那時它正在整修,
不曉得整修完後的它是否還保有那份氣息?
有空時,真的得再回去走走瞧瞧了
德記洋行裡的蠟像館,裡面的蠟像栩栩如生,要是在平日沒人時去逛,
可是會讓人打從心裡直發毛,只想趕快離開,
值得留意的是,在赤崁樓裡的一幅鄭成功受降圖,
(有點不確定那幅圖是在赤崁樓還是安平古堡,赤崁樓的機率大一些,
若是兩個地方都有去的話,記得找一找哦 ^^)
那幅圖裡的人物看似找真人演出,但其實是從這蠟像館拍來的,
初次發現時,讓一直以為是真人的小席子好震驚,也足見那蠟像有多逼真了 XDDD
(那些蠟像從小席子國小時就在那兒了,過了這麼多年它們依然堅守崗位,
看來它們也努力朝古文物邁進呢!)
來到東興洋行,想到這四周以前都是海,
而建築物底下的小圓弧是以前小舟的出入口,
就可以體會到那種滄海桑田、人事全非的感慨了
安平古堡裡有一口井,相傳可以相通到赤崁樓的某口井裡,
若兩個地方都有去的人,不只要找那幅圖,更別忘了看看這兩口井;
而那座塔,別嫌累不爬上去,上頭的視野值得你累上這麼一回;
離了古堡別急著走,它旁邊有一個小園區,(就在永漢民藝館旁)
那兒有一片充滿歲月的牆,是自三百多年前存留至今的城壁遺跡,
小席子愛它勝於整個安平古堡,這裡不用門票也可以進來,千萬別錯過
億載金城若有時間的話,請一定要去,
(如果是夏天的話,那句“一定”請打個七折)
雖然只餘下城牆,但仍可看出它在當時有多麼固若金湯,
那裡有綠地、有河、有垂柳,城外是兼具休憩功能的公園,
城裡是“視野遼闊“的大草原,抬頭只看得到藍天、藍天、藍天,
沒有樹、沒有遮蔽物,在夏天去,真的會被烈日曬到想罵髒話……
補充氣質完畢,接下來又該來介紹美食啦!
先從最遠端的安平同記豆花說起,
(安北路433號,AM09:00-23:00,哇,營業時間有夠長)
明明已完全偏離鬧區,卻是生意好到連警察都要來指揮交通,
小席子喜歡檸檬豆花,以及香濃鮮奶系列(但一定會吩咐半糖)
這裡的隱藏版美食是鍋燒意麵,小席子的朋友超級推薦
只是小席子每次吃到這裡都已飽到不行,哪還有肚子裝鍋燒意麵?
不過外地人建議可試試,因為這種意麵是台南特產,
北部很少見到,人多時叫一碗來分食應該還不致造成太大負擔
說到豆花,又得來提提南北差異了,
台南的豆花是豆花加上濃稠的糖漿,基本上是在吃豆花,
而北部的豆花是加上大量稀釋的糖水和剉冰,比較像是在喝甜湯,
還非常盛行加薑汁,呃,嗯,加薑汁這種口味小席子一直不太能夠接受
小席子還是比較愛吃有著純純豆香的豆花 ^^
來到老街外,又是美食的兵家必爭之地
(老街裡的食物小席子就不推薦了,因為絕大部份都是因應觀光潮所開設的店面)
周氏蝦捲老店(安平路125號,AM10:00-22:00)
在外圍沒吃到的人,記得把握最後機會
上一篇提到的得意蝦餅就在周式蝦捲老店隔壁(安平路123號,AM09:00-21:00)
它的蝦餅是長條式的,有香辣、泰式、墨西哥、香蔥、原味、胡椒六種口味
由左而右,口味順序如上,最下方那二段是原味
獨缺胡椒,因為要拍完整包裝給大家看,不過現在它也被小席子吃光光啦 XDDDD
蝦餅香到連小粉圓也來搶食,不想分他都不行,瞧他嘴張得可大著呢!
這家的蝦餅不像傳統那種蝦餅會膨鬆到太過火,放進嘴裡咬個兩下就不見了,
它較薄,卻仍保有適度的口感,原味可以吃到蝦的香氣,泰式夠酸,
辣味夠辣但不會造成負壓,香蔥像油蔥味,胡椒有著尾味的辣和香,
墨西哥的味道很像蒙古火鍋(我猜是小茴香的味道),
小席子喜歡胡椒、原味、辣味,(小粉圓當然是原味啦)
這家蝦餅在編編間造成驚艷,聽說已經準備號召團購了 ^^
若有去安平,建議可以去試試自己喜歡什麼口味哦~~
劉家烙餅、韭菜盒(安平路177號,PM14:30-18:30左右,賣完為止) 從小席子學生時代就一直耳聞卻無緣拜見的安平在地人首推美食, 小席子下回一定要吃到它!(握拳)
沒吃過他們的蚵捲,倒是買過他們的蝦捲來和周氏pk,
小席子較愛陳家的味道,周氏太容易膩口
(突然發現安平路的門牌號碼順序很特別,
雙號那一邊是越接近安平號碼越大,單號那一邊則是越接近安平號碼越小,
像陳家蚵捲的786號和周氏老店的125號,看號碼好像差很遠,
但實際上只在斜對角,習慣用門號去找目標的人務必要留意一下)
古堡蚵仔煎(效忠街85號,AM10:00-19:00,周一公休)
小席子也沒吃過,因為朋友一直說要吃真正好吃的蚵仔煎一定要去某一家老店,
偏偏她店名記不住,問位置只會說就在安平古堡前面,
(大姊~~安平古堡前面滿排都是在賣蚵仔煎的啊~~ orz)
於是,在朋友能明確指出是哪一間店之前,小席子一直沒輕易嚐試
不過,再等下去,應該就算海枯石爛也等不到那一天,
小席子還是自立自強自己找,看來看去應該是這間古堡蚵仔煎最符合形容,
提供給大家,同時也列入小席子下回返鄉的待吃項目之一
呼,至此,安平區總算大致介紹完畢,
台南的古蹟都很早關,除了赤崁樓有夜間開放外,
(夜間只開放園區,不開放主樓)
其他的都是下午五點半就關門,剛好方便讓大家去逛夜市(誤) XDDD
不過得趁早去是真的,白天逛古蹟,晚上逛夜市,
正是將台南市玩透透的基本必備行程,
走馬看花有走馬看花的樂趣,細細品味有細細品味的門道,
逛古蹟並不無聊,而和美食連結在一起的古蹟之旅更是充滿吸引力,
來吧,一起來增進台南的觀光……
呃,還是不要好了,要是人多到擠爆,小席子就沒得玩了,
車陣塞到我家路口的盛況真的很恐怖啊~~